“张鋆”医生说“活过70岁基因已经过筛选”吗
2021-09-06 16:10:30
  • 0
  • 0
  • 2

“张鋆”医生说“活过70岁基因已经过筛选”吗

  思宁

  2017年3月以来,网上及社交媒体疯传一篇《上海第一人民医院运动科主任医生张鋆说健康》的帖子,内容大体是:“能活过70岁,说明我们的基因已被筛选过了,是属于基本沒有大毛病的基因。我认为要长寿,就要顺其自然。网络上流行什么食物治什么病,做什么运动能使什么器官保健,根本沒有科学依据。我认为正常生活,适当运动,食量不能太少,蛋白质食物要适当多吃。对不相干的事少管,最好不管。与外人交往不必多,不要想那些想不开的事,不要成天忙忙碌碌,跑跑颠颠,唠唠叨叨,紧紧张张。沒事多闲坐着休息,感到累就躺一会,早上不要起床太晚,走路不要太快太急,过一种“慢生活",这样的生活方式最大好处是使情绪平稳,心脏得到充分休息,全身代谢变低,肝脏,肾脏,肺脏的负荷减轻。身体代谢太旺盛,细胞衰老就快,死亡也快。吃得不过量,运动不过量,情绪不急躁,精神不紧张,全身代谢既慢又低,细胞衰老就缓慢,生命就得以延长。”有些版本文字大同小异。

  最早声称是“上海第一人民医院运动科主任医生张鋆”的帖子的是个人图书馆平台用户Derek9988。Derek9988在2017年3月26日声称《转发上海第一人民医院运动科主任医生张鋆的帖子》,但没有注明转发“帖子”的出处。

  经查,没有上海第一人民医院,有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;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没有运动科,有运动医学科;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生职称没有主任医生,有主任医师;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人力资源处工作人员告诉思宁,运动医学科没有姓名是张鋆的医生。

  百度搜寻查证,所谓“上海第一人民医院运动科主任医生张鋆”的文字,只有上述《上海第一人民医院运动科主任医生张鋆说健康》文中的内容,没有其他信息。医学界确有姓名张鋆的医生,是中国解剖学家、医学教育家。张鋆曾任河北大学医学部、湖南湘雅医学院、上海医学院、上海东南医学院教授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历任中国协和医学院、首都医科大学、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医学研究所教授、系主任、所长,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,当选为中国解剖学会理事长、中华医学会理事。但没有张鋆担任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运动医学科医生的资料。况且,张鋆1977年12月27日在北京病逝,不可能在2017年发帖子说健康。所以,所谓张鋆的帖子是冒名虚构的。

  根据所谓张鋆的帖子中的关键用语查询,思宁找到“画家刘洪彬”的新浪博客2016年12月5日的博文《养生》,证明所谓张鋆的帖子的内容出自“画家刘洪彬”博文《养生》的第6至第9自然段。显然,那只是“画家刘洪彬”关于养生的感悟,根本不是医生的的研究成果及忠告。

  针对所谓“活过70岁基因已经过筛选”的说法,澎湃新闻在2018年6月21日发表了《辟谣|“活过70岁基因已经过筛选”,真的不怕得病了吗?》一文。文中说:“长辈群里,常会流传这样一种说法:‘能活过70岁,说明我们的基因已被筛选过了,是属于基本沒有毛病的好基因。不要成天疑神疑鬼,杯弓蛇影,否则不仅影响生活质量,也对全身机能产生抑制性影响。’凡事一提到基因,整一个就高端洋气起来。然而,以上这个观点,偏偏就是提到‘基因’这段出了问题。如果只是想提醒老人,不要疑神疑鬼,生活中要放松心情,倒是没有问题。可是,要说70岁以上就是‘没有毛病的好基因’,这就说不过去了。实际上,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,现代人的寿命越来越长。数据统计,2017年上海户籍人口平均期望寿命达83.37岁;其中女性达到85.85岁,男性80.98岁。活过70岁,已经不是什么难事。然而,70岁以上的老人,难道就不会生病了?显然不可能。三高、糖尿病、肿瘤等等,都是老年常见病。盲目乐观,对于健康长寿,并没有好处。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预防科主任郑莹教授指出,70岁以上得慢性病的概率更高。实际上,70岁时,本身就可能自带一些基础疾病,尤其是一些常见的慢性病。这个阶段,重要的任务不是预防不得病,而是控制好现有的基础病。‘健康长寿,是老年人的心理需求。’郑莹教授表示,老人整日疑神疑鬼,担心自己生病,这种心态的确不可取。但是,也不能盲目乐观,以为自己‘基因’好不会生病。70岁以上的老年人,即便没病没痛,也应该定期做体检。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有62岁以上老年人的体检项目,定期参加就行。’老年人体检,需要注重这些项目:1.心脑血管……2.血糖血脂……3.骨密度……4.肿瘤筛查……”

  2021年9月6日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